秦国弓弩手作战装备到底啥样?《大秦赋》又错了

2020/12/19

热播中的《大秦赋》在服装道具方面着实用心,剧组按照秦陵兵马俑对大秦兵士的着装、兵器、甲胄等进行了充分还原,仿佛让人看见了鲜活的大秦兵士。不过历史上真实的秦军这个样子的吗?

 

今天我们来一探秦国弓弩手作战时的本来面目。

 

(上图)《大秦赋》剧照

 

秦始皇似乎十分担心后世的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文献来了解秦国军队最终的发展状况,因此特意准备了几坑多达数千件以秦军将士为原型的“手办”。为了追求极致的仿真效果,不但让工匠们严格按照实物的样式进行雕塑,还特意将之以1∶1的比例进行制作,并以真实兵器为附属装备。做完这些还感不足的秦始皇又下令准备了更多随葬坑,继续用1∶1的比例,复刻了皇家动物园(铜鸟兽)、皇家马戏团(百戏俑)、中央武器库(石甲胄坑)、政府机构(文吏佣),并将上述一切全部放入了秦始皇陵园这个巨大的“时间胶囊”之内。

 

可以说,通过对秦始皇陵这个巨大的宝库的深入发掘,我们逐渐还原了当年那支纵横天下的大军的真实面貌。陶俑将士兵们的发饰、服装、护甲刻画得无比细致,仿佛这些陶土的士兵马上就要追随着他们的统帅继续征战天下。

 

曾经有一些文学作品将秦弩的威力夸大到了极致。在这些人口中,秦代强弩的威力与射程已经超过了使用中威力弹的现代突击步枪。但从出土实物上看,秦国的弩可能并不是列国中最先进的。

 

单论弩机,韩国、赵国已经给强弩安装了带有金属郭的弩机,而反映秦统一后军队状况的秦俑坑中出土的弩机均未发现有金属郭结构,销钉直接安装于木制弩干的开孔之中。从受力上看,弩机结构中销钉承受的应力最强,而受力面积却又最小(有一篇名为《弩机机械学性能研究和受力分析》的论文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金属弩郭虽然是一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结构,但这一器物的出现却使得弩的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弓弩是一件集合了大量人类智慧的兵器,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小改动都能造就一个地区军事强国,比如反曲的运用、弓背铺筋方式的改进、弓耳上增加的角质垫片以及弓弦减震球的使用等。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值得我们注意:披挂重型护甲的跪射佣。重装弩手堪称秦陵兵马俑的一张名片了。弩手的射击动作相对复杂,但是征召与训练成本却相对较低,可以说给弓弩手装备重甲是一件略显多余的事情(宋代弩手披挂重型护甲完全是迫于辽金那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正规骑兵军团,在此之前纯粹的弓弩手并不需重甲化)。使用长兵的士兵,只要双手握持好木质长柲,用腰部发力就能施展出有力的突刺,期间肩膀几乎不需要做出较大幅度的动作。在给长矛(戟)兵设计护甲的时候,应当考虑增加批膊结构以提高肩臂处的防护,避免长矛手因肩膀负伤失去战斗力;但弩手在射击循环中手臂会有较大幅度的动作,这时批膊会妨碍到其开弩与上箭。

 

(上图)重装弩手俑

 

事实上,俑坑中出土的立射佣均不着护甲,这才应该是弓弩手的常态。在对射中,不穿护甲的弓弩手因动作灵活可以更快地射出更多的箭枝。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这比提高弓弩手的防护水平更有意义。那么秦俑坑为何会出现这种重甲弩手呢?存在两个可能:第一,这名跪射佣是一名主管一个弓弩手小队的基层军官;第二,这名弓弩手是兼职陷阵小队的一名成员,需要随时准备持剑盾加入肉搏战。

 

事实上,一支军队中不可能人人都有盔甲护身。纯粹的弓弩手不会穿戴盔甲,用盾牌护身的士兵也可以不穿戴笨重的护甲,主力方阵中,除最前面的几排,后面的士兵可以不穿甲或者只穿戴轻便一些的护甲。结合各种文字与实物资料来看,汉代步兵的着甲率在40%左右,到了唐代,军队的着甲率才达到60%以上,军事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见一斑。相比前两者,我们可以看到,秦陵兵马俑坑中士兵的着甲率达到了惊人的80%以上!可以说,除了前排可能象征仪卫的无甲士兵与轻装弩手之外,所有的将士都穿戴了各型轻重护甲。如此高的着甲率可能与这支部队的性质有关—直属秦始皇本人的精锐近卫军部队(卫尉军)。当然,汉唐军队的士兵多装备铁甲,含金量要比秦军(只有部分军官装备了铁甲,其余均为皮甲)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