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当千古一帝成了白莲花,他究竟凭什么一统天下?

2020/12/22

78集电视连续剧《大秦赋》的播放已接近60集,东方六国依旧活奔乱跳,只是跟秦廷对台唱戏的楚考烈王已崩,剩下的千古二帝赵悼襄王也是奄奄一息,想来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画卷即将拉开(或许是字幕)了吧?

 

从目前来看,嬴政的气场怎么看都不如赵王,一个王翦出征前都索要财产方能使其安心的雄猜之主居然认可对手的弱点是“多疑”,场面一度很尴尬啊。而当疯疯癫癫的太后执意要杀死赵偃时,嬴政更是再次扑通跪下,满含热泪地请求继续支持工作。为什么说再次呢?不管是吕不韦、华阳亦或宗室都是一招通杀,很令人怀疑是否刘备走错了片场。

 

▲赵偃:不是我弄哭的

事实上,《大秦赋》将嬴政打造成一朵老辣的白莲花,但浪迹天涯、维护成矫和背回赵姬之类的也就算了,反正史册上也不曾记载,但一些与历史严重不符的桥段就不得不说了。

嬴政请求吕不韦返回封地养老,此后再无音信,貌似得了个善终,但历史上却是一年之后被赐死。

 

另一个bug是逐客令,剧集中则描白为顶不住宗室的压力,随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令他们幡然悔悟,历史上则是因为赵人嫪毐谋反、韩人郑国疲秦和放逐卫人吕不韦三件大事先后发生,嬴政遂“大索,逐客”,试图将六国人士集体驱逐。

秦王显然只是气昏了头,但剧集中则描白为顶不住宗室的压力而不得已为之,随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令他们幡然悔悟。

至于秦王一口气咔嚓了二十七个劝谏迎回太后的大臣,剧集说为他们都是吕不韦的人,试图通过太后回归来保住相邦的位置。言外之意其实是这群人利令智昏,的确该死,而“亢直之士”茅焦的出场更是与李斯交易(许以客卿之位)的结果。

 

从上述看,《大秦赋》貌似要为嬴政打造一个宅心仁厚且有道德洁癖的全新“人设”,且十分爱惜羽毛。这样纯洁的白莲花怕是要让众大臣多操些心了,得哄着他做最有效率的事情。自古雄主莫不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觉悟,如此讲究完美的秦始皇不要说统一天下,怕是连春秋时期那几个霸主都赶不上。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那秦始皇究竟是何等人物呢?且先听听当时的人怎么说的吧。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史记.秦始皇本纪》

上文出自卢生之口,作为秦始皇钦点的寻仙问道之人,一番折腾后他说出这番话后逍遥海外,不知所踪。此事也成为了“坑儒”的导火索,暴跳如雷的嬴政索性将四百多名方士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集体坑杀,试图“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电影《秦颂》:这就是方士的宿命

卢生说秦始皇“刚戾自用”,自认为古往今来的第一帝王,从泰山封禅、巡视天下的显摆来看,此刻的嬴政的确陷入了“无敌最是寂寞”的境界。在位第二十八年路过湘江时被大风所阻,听闻湘水之神乃舜帝之妻后下令“皆伐湘山树”,直接弄成了不毛之地(赭其山),可谓神挡杀神。

 

▲这情操,足以令文景二帝汗颜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史记.秦始皇本纪》

无独有偶,贿赂六国重臣并构陷李牧的尉缭也认为秦王乃虎狼之性,当下虽然客气,一旦统一六国便会露出吃人的面目,于是跟卢生一样选择了跑路。至于那副不敢恭维的长相和声音,上一个被这么描述的人是越王勾践,二者皆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

 

嬴政后来倒是没拿功臣下手,却视替他打天下的万民为“黔首”,黔通黑,以黑巾裹头之意,其义虽与庶民无异,但借物指人毫无尊重之意,跟我辈今天被叫做穷鬼一般。嬴政在位第三十六年东郡发现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石碑,在派遣御史探寻无果后“取石旁居人诛之”,尽显虎狼本色。

 

走向巅峰的秦始皇必然是孤独的

原来,杀伐果断、寡恩刻薄方是秦始皇的本来面目,现实一点吧,想想那骊山注定要殉葬的囚徒和长城上盼望着回家的苦工,其雄才大略必须认可,“暴君”之实也是不能洗白,而《大秦赋》的“创新”何其荒谬?

首先,吕不韦退休之后“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一个住在中原的秦国前相邦自然是东方六国招揽的对象,嬴政遂下诏谴责“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并将其流放蜀地。

 

这话就说的不应该了,且不提两代秦王之位是如何来的,就说那府库充盈、兵器满仓的内政能力,吕不韦绝对是称职的秦相,再者不放心便请回关中换块封地就好了,何必如此绝情呢?

嬴政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某些人已无利用价值,留着却是个隐患,史载吕不韦因“恐诛”而自杀,想来是“仲父”太了解干儿子的心思,索性不劳大王费心了。

事实上历代秦相除了昭襄王亲舅魏冉得了个善终之外,其他或流放驱逐,或五马分尸,生前封赏亦悉数追回,如同一张用后即抛的餐巾纸。

 

关于宗室造成逐客一事,未免抬举这群废物点心了。其实自樗里子去世之后宗室集团再无能人,反倒是楚系外戚的分量不轻,再者任用宗亲乃是先秦惯例,同等条件下自当优先,可惜他们确实成不了大事,其对《逐客令》的态度应该是暗爽而非推波助澜。

至于李斯,当年不过一小小客卿,是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令》引起了秦王注意,此后方平步青云。回过神来的嬴政迅速召回外客,倒也没造成多大的影响,一方面君王知错就改给足了外客台阶,另一方面大家毕竟是追寻利禄而来,贵族政治泛滥的东方六国确实给不了秦国的待遇。

 

毛遂会背叛赵国,你信吗?

最离谱的还是迎回太后一事,明显是在用今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古人,以先秦之浩然古风,舍身取义者不知凡几,奈何为凸显秦王之仁智而贬低二十八位义士呢?且不说吕不韦用假太监玷污宫廷以及太后纵容其养客谋的罪状之大,已经亲政的秦王焉能不借此机会大权独揽?

死者已二十七人,而茅焦犹冒死上谒,解衣伏锧,喻以利害,始皇悟而赦之,迎太后归咸阳,尊焦为上卿。--刘向《说苑.正谏》

锧是腰斩专用的砧板,作为当时著名的“亢直之士”,茅焦在二十七具尸体面前面不改色,侃侃而谈,最终说服秦王并获得上卿之位。此等义士在电视剧里竟先纠结于区区百金,后受李斯利诱差点成了替死鬼,编剧究竟是何居心?

 

再者,放逐太后乃离心离德之举,英明如秦王迟早会想清利弊,茅焦的出现恰到好处地给了个台阶,嬴政显然不会成全他的名声却给自己留下万世骂名,又何须大臣们反复研究对策?

 

▲演员不差,剧本才是败笔

总之,《大秦赋》的拍摄原则不是为了还原还算靠谱的大秦帝国,更像是打造一个“史上最完美”的秦始皇。罔顾历史,天马行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被肆意篡改,观众也不是傻子,其高开低走也就不怎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