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误伤太后致昏 允贤初识祝由之术
郕王一病不起,此时太后面对的是一个即便废掉了英宗也无人可立的尴尬局面。老谋深算的汪国公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太后在英宗的子嗣之上使一把力,到时便可效仿太皇太后,辅佐皇孙上位。
对于汪国公的提议,太后深以为然,很快便行动了起来。一日,英宗的御膳恰好被前来诊脉的刘院判瞧见,他的一番忠才令英宗意识到,连日来自己都在进用太后刻意安排的壮阳发热之食。
从粥中查出的催情药粉更是让英宗勃然大怒,即刻便抓住了下手的小太监前去太后宫中兴师问罪。争执之中,英宗的一个拂袖竟是无意之下将太后扫倒在地,流血昏迷。
迟迟未能苏醒的太后令英宗自责不已。说到底,英宗还是一个善心未泯的少年,面对王震适时的趁乱挑拨,他没有丝毫动起杀念,反而决定待太后醒来,自己就不再执着于与她的弑母之仇。顾念旧情的英宗想要和解。
此时的允贤并不知晓宫中的风云诡谲,但她的身上也在爆发着一场巨大的改变,以至于影响了她未来一生的命运。
允贤误以为道长为前来求医的病患们开出的药方都是骗人的把戏,却没想到那些看似神神叨叨的治法都是充满了医经内涵的救人良方。读罢医书才恍然大悟的她跪在地上向道长认错,更真诚地求他收自己为徒。
因为学医,允贤失去了太多重要的东西,这一切让她束手束脚再不敢行医施药。然而道长的一番质问终于惊醒了允贤,也让她明白,只有穷尽己力普济众生才是一名医者此生最重的使命,最好的归宿。
大雨滂沱之中,跪在冰冷地面上的允贤做了深刻的反省,也终于从重重牢笼之中解放出了自己。信步而至的道长欣慰地看到了允贤眼中重新闪现的神采光芒,轻轻将伞遮在允贤头顶,这默默之举已是代表着他的接纳与承认。
道长向允贤讲述了他所擅长的祝由之术。那些看似装神弄鬼的灵符神汤,绝不仅仅是愚人使诈的骗术,它们对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们来说更像是一剂心药。
就如医经里所写的,信则医,对于混迹江湖的平民医者们来说,只有先让百姓相信,化解了他们心中的怀疑,再施以实药,才是最有效的医治之法。
道长的一番真知灼见令允贤茅塞顿开,也为她开启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崭新大门。
允贤听劝返回京城 入宫诊病寻找郕王
允贤将道长所教的祝由之术与自己往日所学的医术融会贯通,医治好了无数病患,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连一向要求甚高的道长都禁不住连声夸赞。
道长从酒馆邻桌的闲谈中猜出了允贤的真实身份,更知晓了她与郕王的恋情。得知郕王的相思成疾,允贤也是痛心万分,担忧不已。
原来,道长的云游四方也是缘于年轻时的一段刻苦爱情。由于他的不信任和逃避,造成了两个人一生的遗憾与悲剧。正因为如此,道长绝不希望允贤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告诉允贤,面对生活的磨难,只有勇敢面对才是真正的解决之法。
就这样,道长与碧娘亲手将允贤送上了回乡的客船。尽管心中满是不舍,可他们都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允贤应该属于更广阔精彩的世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口中连连道着保重,道长等人望着允贤瘦弱的背影渐渐远去。
此时的朝堂也是混乱非常。由于安南的一再挑衅,英宗决定派兵征讨。尽管遭到了众大臣的一致反对,但意志坚定的英宗还是力排众议,决绝发兵。此时没有了太后的干涉,英宗更是趁势夺回了权力,将奏折议事通通搬回了乾清宫中。
英宗的这些越权之举令刚刚从昏迷之中苏醒过来的太后大发雷霆,急怒之下又一次昏了过去。这一次的晕倒可谓是雪上加霜,使原本就未痊愈的太后彻底落下了头疼的毛病,手也是连东西都拿不稳了。
此时的允贤一路跋涉终于回到了京城,可是谁料物是人非,亲人们都已不在府中,郕王更是被英宗邀入了宫中暂住。走了几千里路来只为与爱人相见的允贤,此时真的感到有些茫然绝望了。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宫中贴出的皇榜令允贤心生一计,想到了进宫为太后诊病以期见到郕王的法子。
机智的允贤扮作了道姑模样,用道长所授的祝由之术,医治好了国公府中小公子的相思之病。探究病者内心,直击患病根源的祝由令一向鄙夷装神弄鬼的刘院判也不禁对允贤大为改观,心生敬佩。
允贤的女医梦想令刘院判对眼前这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小女子刮目相看。有了刘院判与国公爷的联手举荐,允贤顺利地化名医婆允氏,进入了太医院中。
病情始终不见起色的太后将所有怒气都撒在了程十三身上,唯独相信刘院判一人。因为害怕受到自己的牵连影响了侄子的仕途,程十三责令程村霞暂避风头,不要到太后身前侍奉。
另一边,允贤的医婆身份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其他入选名医的冷嘲热讽,她提出的不同意见也是无人理会。但是聪明的允贤却抓住太后嫌弃药苦发怒治罪的机会,大胆毛遂自荐,成功地引起了太后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