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成煦智救萧成耀 萧成睿离间除薛继
萧成睿亲帅大军攻打宁东,大盛军势如破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萧成睿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宁都。但萧成耀和萧成泰却贪婪既得的战利品,拒不同意继续打下去,只想班师回朝。萧成睿为此十分苦恼,萧成煦说自己有办法让他们继续打下去。
半夜十分,萧成耀的军营突然着火,将从大梁军手里缴获的战利物资全部烧毁殆尽,说是俘获的梁兵放的火,好在是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战利品全被烧光殆尽。萧承煦借机鼓舞士兵士气,如今大梁军放火烧营,他们必须攻打大梁,攻下宁城,活捉薛继,来缴获自己的战利品,就是朝廷光明正大的荣耀。大盛军士气大增决心与大梁军一决高下,萧承耀简直是气疯了。萧承睿连夸萧承煦的计谋高明。
大盛军把宁都城围的水泄不通,但薛继侥幸率兵从南门逃离,萧承耀不探明情况就带兵追击,中了埋伏,深陷重围生死不明。薛继肯定萧承睿会派出精锐营救,这样他们在中途埋伏便能消灭盛军大半主力。萧承睿为此十分犯愁,因为他知道薛继一定会围围打援,但是又不能至被围将士与不顾,萧成煦决定亲帅援兵救出被围盛军。萧承轩有些不解,之前萧承耀一心想置萧承煦于死地,为何要救他。萧承煦表示他并非救萧承耀,而是为了救万千将士。最终萧承煦智破薛继,救出萧承耀。萧承睿夸萧承煦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萧承耀不服气,且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薛继之于大梁是关键的肱骨重臣,而与大盛来说,无疑是萧成睿成就一番霸业的拦路虎。萧承睿得到情报,原本让萧承煦声东击西,一面在宁东作势攻打,一面派精兵直驱京城,却没想到薛继居然放弃宁东赶去京城救援,还能指挥各地来的勤王之师,致使大盛攻势受阻,进退两难,现在唯有退兵,得想个法子除了薛继。茗玉得知萧承睿的心事,便与他提及历史记载中关于国君与重臣之间相互猜忌的历史。萧成睿听了大受启发,旋即生出一条妙计。
此时,大梁国内一种说法流传甚广:这回京城差点遭兵祸,都是薛继勾结大盛国,纵敌入内要逼明德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消息传回宫内,明德帝大怒,他命人找些生面孔,混进大盛打探消息。大盛军营里混进两个探子,说是百姓,萧承煦将计就计将他们留下来,又故意让他们听到谈话说薛继答应议和,还约定了投降细节,两名探子赶紧回去汇报。果然,明德以薛继通敌谋反的罪名,下令斩杀薛继。薛继终是一片丹心付诸东流,万分冤枉。薛继被构陷,萧承睿大悦,称赞此事茗玉和萧承煦都有功劳,只是可惜像薛继这样的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
茗玉听说薛继被腰斩,心中觉得太残忍,又耿耿于怀自己无意的一句话害死了薛继。她和蓁儿感叹男人们想要权利便不择手段,如果她们当初在书房听到的是真的,是萧承耀三兄弟害死的沐王妃,那么早晚他们兄弟会有对阵的那一天,她担心萧承煦抵不过萧承睿的手段。茗玉自然想替两兄弟瞒下去,可天下哪有不漏风的墙,萧承睿的野心,萧承煦的怨气早晚得到决战关头。蓁儿极力安慰茗玉不要胡思乱想,徒添烦恼。
萧承睿决定开科取试,主张农奴和抓来的俘虏也可以参加考试,天下百姓皆为臣民。茗玉也认为当务之急是富国安民,大盛百姓的日子过得越好,大梁的百姓羡慕,得到民心不愁得不到天下。萧承睿很惊喜茗玉有如此胸怀,只是萧承耀和萧承泰兄弟二人强烈反对。萧承睿气他们不识抬举,决定将年轻的王爷培养成才,李先生推举萧承煦,夸他有勇有谋,是可造之才。
萧承煦就要从战场上归来,苏玉盈请姨母惠妃从中撮合自己和萧成煦,惠妃答应遇到机会帮助她。苏玉盈为了迎接萧承煦,安排了很大的排场,在马厩摆满花草,还将萧承煦的战马遣送给下人。而这一切萧成煦并不喜欢,他派人牵回了自己的马。苏玉盈撒娇让他带自己出去遛马。玩累了之后,苏玉盈靠在萧承煦身上,问他若是没有去雍临遇见茗玉是否会喜欢自己。萧承煦明确自己只当苏玉盈是非常好的妹妹,苏玉盈却相信日久生情,所以她并不因为萧成煦的话感到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