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婼执意嫁安庆绪 陛下深思欲赐婚
窦大人的案件重审后,陛下下令打李倓四十大板,其余既往不咎。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虽然幕后黑手都没有被揪出来,但李俶救李倓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之后,李俶去看望李倓,提出等他休养好身体后便将他送往军中磨练心性。
近日来,北边动静颇大,安禄山反意越来越明显。李俶呈上诏书提议将安禄山任为宰相,将其召回长安,并将平卢和河东的副节度使提正,以削弱安禄山的实力。
可是,陛下已经将杨国忠召回朝中,杨国忠极力反对,陛下也因存有对安禄山的侥幸之心而未做决断。事后,陛下派使者去了范阳刺探虚实,结果信使回报,安禄山毫无二心。太子私下与李俶商量,问起如果安禄山真的造反,他们手中的兵力是否能将敌军阻杀于潼关之外,李俶的心里却没有底。
此时的另一边,对安庆绪念念不忘的李婼想找镖局将其送往范阳,镖头因没有通关文件而拒绝了她,她恼羞成怒,与之在街头起了口角。出来采买东西的素瓷撞见,连忙把李婼带回了广平王府,想让珍珠来劝劝她。李婼一听说李俶不在,就偷溜进书房拿他的官印,准备用官印去范阳。珍珠及时拦住了她,却劝她不住,最后,李婼被回到府上的李俶命风生衣带到东宫看护起来。
家中崔彩屏事后把李婼看上安庆绪一事告诉了杨国忠,杨国忠准备将这件事情闹大。崔彩屏借机到李婼面前煽风点火,表示会帮她一把。这之后,杨贵妃在陛下面前说李婼病了,陛下前往探望。李婼哭着说出自己非安庆绪不嫁,求陛下为她做主,一旁的太子欲阻止却未成。
陛下在杨国忠的煽动下决定将李婼许配给安庆绪。安家大公子已经娶了荣义郡主,如果再把李婼指给安庆绪,只怕安家的权势更盛,李俶因此向陛下提出取消赐婚,奈何陛下已经下了诏书,宣安庆绪进京接受赐婚。范阳的安庆绪仍在想着日后造反可夺取珍珠,日夜操练兵马,没想到陛下的圣旨被快马送到了军营之中。安禄山知道陛下此举也有试探之意,他已经以病为名久未进京,如果此时安庆绪再拒绝入京,势必引起怀疑。而且,如果安禄山此时造反,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所以,安禄山以造反时机未到为由,强令安庆绪入京。
安庆绪舍命抗旨 挟持李婼欲离京
安庆绪不得已领旨进京,李婼一听说他来了,就兴冲冲地跑到安府找他。安庆绪对她冷面以待,更要求她向陛下提出收回成命。李婼言明自己只是心疼他对沈珍珠的付出,想要陪在他的身边。奈何安庆绪眼中除了珍珠再看不见他人,他声明自己并不需要李婼的陪伴。李婼负气离开,在门口伤心垂泪时发现安庆绪急匆匆地出门,她连忙跟了上去。
原来安庆绪收到了珍珠的亲笔书信,约他到济世堂碰面。此时珍珠正在济世堂内让慕容林致为自己把脉,安庆绪赶到后拉着她说话,以为她是出了什么事情。珍珠却是一头雾水,原来书信并不是她写给安庆绪的。这个时候,李婼紧随而来,误以为珍珠和安庆绪私会,她大发脾气,和他们吵了起来。除此之外,崔彩屏和韩国夫人也带着京中的几个贵妇来到了济世堂外。她们都听见了李婼和安庆绪的争吵声,这是杨国忠让韩国夫人和崔彩屏做的,书信也是他让人带给珍珠的,而崔彩屏这样做,自然就是要离间李俶和珍珠的感情。只要这些贵妇口耳相传,珍珠和安庆绪的往事必被挖出来。
这次的争吵以李婼拂袖而去暂时告一段落,珍珠回府后与李俶商议,猜测是杨国忠背后搞鬼,试图一箭双雕,将安庆绪在京城杀死,把安禄山的丧子之仇引到李俶身上。杨国忠一心要逼安禄山起兵谋反,坐实他的谋逆罪名,却没有想过大唐将士和百姓要为此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李俶心系天下,为此忧心忡忡。而李婼前往陛下处哭诉,陛下只好下令让安庆绪和李婼三日后完婚。
第二天,高力士带着羽林军前往安府宣旨,但没想到安庆绪舍命抗旨,眼看安家全家被押往大理寺,安庆绪不得已只好假意领旨,却挟持了李婼为要挟,让自己的人离开,随后自己也挟持李婼离开。李婼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深深喜欢的安庆绪会这样对自己,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
与此同时,李俶和珍珠正准备到安府劝安庆绪尽快离京保命,恰好在路上看见安庆绪带着李婼策马而过。李俶让人送珍珠回去,自己则骑马追击安庆绪到一间废弃的酒庄内,何统领也带着羽林军包围了酒庄。安庆绪在李婼的身上浇了酒,手里拿着火把,作势要烧死李婼。李俶以李婼的安危为重,要让羽林军退后。但何统领是杨国忠的人,他受杨国忠指示,要让李婼死于非命,这样一来,安家的罪过便更大了。所以,何统领以只听命于陛下为由,拒绝听从李俶的命令。
幸好珍珠及时赶到,她还带来了陛下的手谕,陛下让李俶全权指挥羽林军,保住李婼。李俶立刻命令羽林军退后十里,没想到何统领在撤退时又转身把箭射向李婼。安庆绪无心杀害李婼,千钧一发之际,是他迅速丢掉手中的火把用手臂帮李婼挡了一箭。李俶也随即反应过来,将何统领一剑毙命。
珍珠已经为安庆绪准备了快马在后院,她让安庆绪速速回到范阳,找安禄山上书请罪。安庆绪在她的劝说下,负伤离开,李婼也因此得救。很快,安禄山的请罪书被送到了陛下面前。陛下认为他诚意十足,杨国忠却在朝堂上煽风点火,要立刻降罪安禄山,李俶主张不可操之过急,两个人再度发生争吵,陛下令二人各自上书,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