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女挑重任过江议和 再见面有情人情难自已
燕王仰慕陈植忠信刚直,痛恨金都督忘恩负义欺师灭祖的小人行径,下令厚葬陈植首级,斩杀金都督祭奠其亡灵。
陈植遇难,水师投降对岌岌可危的朝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朱允炆问众大臣可有退敌良策,大家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无奈之下,方孝孺献上缓兵之计请皇上定夺,一是召回齐、黄两位大人交由燕王处置,朱允炆不允。二是划地求和,与燕王分江而治,借此拖延,等东南的募兵到了,有了实力再想办法收复失地,朱允炆决定试一试。可是满朝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当这个钦差,去与燕王议和。
心情烦闷的朱允炆来到毓秀宫,将方孝孺的缓兵之计说给徐妙云听,恼恨生死存亡之时,这些文武百官依然贪生怕死,谁都不敢当钦差去议和。徐妙云明白这些大臣是没有把握,议和之人首先必须是皇上信任,同时燕王认可的人,否则说服不了燕王。她主动要求当这个钦差,第一,燕王不会伤害她,第二,她了解燕王的行事作风,她是最合适的人选。思虑再三,朱允炆只好同意,他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封徐妙云为钦差大臣,亲自出城送她过江。
皇后得知此事气愤不已,担心徐太妃过江就回不来了,决意阻拦此事。她来到毓秀宫又哭又闹,指责徐太妃是大明祸害,要求皇上将她打入大牢。朱允炆勃然大怒,将皇后赶走。
朱允炆亲率文武百官,送徐太妃过江议和,并且让她乘坐自己的龙辇。徐妙云肩负重任,带着皇上的嘱托踏上议和之路。
朱棣做梦也没有想到,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竟然是让他日思夜想的徐妙云,他拉住妙云,要给她看一样东西,徐妙云提醒他自己现在是使臣,燕王松手。
章犀犀感叹徐太妃真是风华绝代,难怪四哥对他一往情深,梁雁冰闻言心生醋意。
燕王竟然在军营之中给徐妙云准备了闺房,账内锦帘纱帐极尽优雅舒适,可见燕王的用心,徐妙云大为感动。她压抑感情要求立即与燕王和谈,当晚还要赶回去。朱棣却告诉她,今夜二更,他的大军就要直取京师,为了徐妙云他决定延迟进攻时间,让她先用晚饭,明日和谈。
朱允炆等在城门久久不愿回去,盼着徐妙云能够早点回来。
梁雁冰来到徐妙云的帐中,透露燕王已娶她为侧妃,意在让徐妙云对燕王敬而远之,徐妙云并未露出丝毫惊诧。梁雁冰讨个无趣走出营帐,正遇到燕王过来,两人发生争吵,燕王拂袖而去。
红杏听到燕王说他最爱的女人是太妃娘娘这才放心,估计因为侧妃的事燕王今晚不会来了,鼓动太妃去找燕王,他们见一面实在太难了,让她把话说痛快。
章犀犀为梁雁冰鸣不平,气冲冲来找燕王,宁王怕她冲撞了四哥,再三哄劝才拦住她。
徐妙云来到燕王帐中,看到了小鸽子十分欣喜,燕王走出来,情不自禁抱住她,要她和自己永远在一起。徐妙云正色,自己是朝廷使臣,是来谈判的。
朱允炆跪在佛像面前,为徐妙云诵经祈祷。
徐妙云问燕王,如果谈判破裂,他们会不会永远成为陌路人,燕王说不会,她永远是他最亲的人。情之所至,朱棣吻住徐妙云再也不肯松开。
梁雁冰来到帐外却被士兵拦住,燕王吩咐他与太妃在谈公事,不准任何人进去,特别是梁妃,梁雁冰只能在帐外焦急徘徊。
朱棣与徐妙云均已忘情,相爱已久的两个人极尽缠绵。次日醒来,看到身边熟睡的燕王,徐妙云悄悄下床。走出账外,徐妙云巧遇李景隆之子,获知他与母亲都在燕王大营。
朱允炆久立江边,望着茫茫江水,期待太妃和谈归来。
朱棣醒来不见了妙云,四下寻找,发现她站在江边。徐妙云告诉他,昨夜少女时代的妙云死了,他们之间情缘已了,从今天起她只是大明皇宫的一个太妃,要与燕王议和。
燕王与徐太妃正式议和,两个人针锋相对谁都说服不了谁,和谈难以进行下去,他们屏退了其他人。
章犀犀没有看到梁雁冰感到奇怪,担心她出意外,宁王安慰她梁雁冰出身高门,不会想不开。
徐妙云劝朱棣顺应天意,不要与侄子争夺皇位,否则将被天下人唾骂,遗臭万年,求他签署割江而治的条约。燕王不在乎,他知道议和只是朝廷的缓兵之计,只要他退兵,朝廷缓过这口气,一定会派兵剿灭他,那时他将死无葬身之地。徐妙云向他保证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