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分集剧情介绍(1-59集)大结局

郑和下西洋第1集剧情介绍

  世纪初,中国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航海时代,将中华民族的文明传播到亚非30多个国家,完成这一伟大创造的人,是明朝的郑和,站在他身后的是永乐皇帝朱棣。

  1433年。正当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之时。反对者借机捣乱。郑和不甘认命,想在有生之年再现先帝朱棣的宏愿。但当朝皇帝朱瞻基也下旨让船队返航。

  时光倒回郑和的少年时代。

  1381年,铁平将军奉洪武皇帝之令,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遴选农家少年进宫为太监。少年马和被抓,企图逃生,未获成功,且遭车拖惩罚。

  漠北,年青的燕王朱棣率兵征讨前元残部,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为保持边疆和平,朱棣单枪匹马来到敌军阵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不战而屈人之兵,说服太尉阿里不花归降明朝。这时,报信人送来消息,其母马皇后病故。

  马和大难不死,被阉割成太监。

  在马皇后的灵堂前,当朝红人方孝孺、齐泰质问朱棣,为何远在漠北,却如此之快来到南京。奇僧道衍(姚广孝)机敏相助,帮助朱棣摆脱了困境。

  马和与小伙伴们被带到南京,第一次来到了天下最壮丽的地方,也是人间最可怕的皇宫。

  京师风云激荡,令燕王朱棣分外小心翼翼。不过,他还是私下见了道衍,两人不欢而散。

郑和下西洋第2集剧情介绍

  朱棣按捺不住,又派心腹南轩公、张玉寻找姚广孝。

  皇上赏赐燕王遴选来的小太监,燕王妃惟独看中了少年老成,宠辱不惊的少年马和。


郑和下西洋剧照

  姚广孝与朱棣见面,两个胸怀天下的英雄惺惺相惜。朱棣守边北平,豪气万丈,更对海禁等国策持不同看法。这让姚广孝慧眼识英雄,他甘愿出山相助。

  徐王妃回到北平燕王府,马和以其聪明机智一眼被朱棣看上,从此留在身边。

  为节制朱棣,皇上派胡诚到北平任布政使。朱棣对父皇与太子党的用心难以猜测。

  南轩公教王子朱高炽、朱高煦识天相。两位王子都心不在焉,侍立一旁的马和反倒专心致志地听南轩公讲述星座知识。

  姚广孝来到北平,即成为朱棣的军师。今天,朱棣到玉明寺拜见和尚,坦诚对新来的布政使有疑,而姚广孝倒认为这是福不是祸。

  朱棣听从姚广孝的计谋,采取宽容的做法,竭力保护部属不受“胡惟庸、兰玉”两案的牵连,顺手将那些桀骜不逊的将领们收归旗下。

  正当燕王为受到皇上的嘉赏而高兴之时,又传来圣旨,要将其属下南轩公调京,另有任用。朱棣知晓这是东宫出的主意,要挖他的能人。

  二王子朱高煦想教训胡诚惹出大祸,反而嫁祸马和。徐王妃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利用此机会整顿家风。马和勇于冒死救主,忠心不二的精神,得到朱棣与徐王妃的奖赏。

郑和下西洋第3集剧情介绍

  徐王妃收留罪将之女宋莲芯为义女。

  姚广孝对马和一番教训,甚为赏识,当面向燕王要人,收此子为徒。

  这是一堂人生之课,姚广孝告诫马和,宦官不但要做人,而且要做个人上之人。

  朱棣同王妃正在谈论岳父徐达的近况,小姨子徐妙锦赶来告知父亲已归天了。妙锦痛斥皇上加害于其父,也迁怒朱棣。

  八年后的马和,已锻炼成材,成为燕王的心腹。

  朱棣此次进京,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要造大船,建水师,还要到海上去打倭寇。表面上得到皇帝的赞扬,赐他一本《祖训录》,实际意思是警示祖宗之法不可改。燕王失宠了。

  马和告诉宋莲芯天方是一个神住的地方。他一直有个信念,长大一定要像父祖那样去海外看看。

  徐达死后,朱棣执仗北方军务。军营有人闹事,朱棣要处理为首者,姚广孝认为稳则消灾,激能生变。

  紧要关头,朱棣忍痛拿自己的爱将张玉开刀,在众将面前树起权威,让三十万将士同舟共济,如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