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分集剧情介绍(1-59集)大结局(6)

郑和下西洋第16集剧情介绍

  朱棣终被方孝孺激怒,下令诛其十族。

  在腥风血雨之时,郑和心情极为难受,也被冯莲芯深为误会。在锦衣卫捕杀时,他竭力救下一孩子。

  公元1402年,朱棣登基改元“永乐”。这个年号暗含着“天下子民永享欢乐”之意。

  奉天殿上,朱棣烧掉所有朝臣经曾提出“削藩”的奏章,解除了众人的顾虑。同时,他不计前嫌,惟才是举,起用解缙、夏原吉等人。

  皇上逐一褒奖了众兄弟及靖难有功人员,惟有姚广孝不接受那些身外之物。他仍然一身袈裟,平淡依旧。但是,居功争权者也大为有之。宁王朱权就心怀不满,以为应当得到更多奖赏。这件事让徐皇后得知后,与皇上商量如何处置方才不失信于天下。

  皇后请宁王到慈宁宫赴家宴,肯定宁王在靖难中功不可没,但表明天下绝不可分,应以大局为重。

郑和下西洋第17集剧情介绍

  宁王提醒皇上,近来有一批追随方孝儒的士子,经常聚集在南京城郊的道观之中,以一个女道士为领袖,集结成了一股势力。这个女道士就是嫂子的胞妹。

  朱棣召见日本使臣,解缙当面揭穿了对方不诚实的真相。朱棣对日本做出二份国书很有看法。

  宁王又用立储之事,引得朱棣心情不快。姚广孝觉得永乐朝要想天下归心,道路还很漫长。他要皇上大治天下,必须另谋新路。朱棣认为万事开头难,永乐新政,关键是如何迈出第一步。

  施进卿到郑和家让引见皇上,郑和答应了。他猜出这位巨商肯定是在海外遇到了什么麻烦,有求于大明朝庭。

  郑和把施进卿到京城的来意告诉皇上,朱棣则说此事不能急。

  吏部已经把七品以上官员的考评呈给皇上。朱棣对奖罚自有主张。

  朱棣认为眼下最合适的突破口,是冲开片板不得下海这块坚冰,如此才能振聋发聩,势如破竹。姚广孝提出不如先破后立,跳出一子,盘活全局。

  奉天殿上,朱棣召见了施进卿。他告诉皇上和众臣工们,我海外华商华民,久居异邦,远离故土,心却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故土。

  当得知海上不宁,朱棣坚决地表明心迹:大明的海域是流动国土,岂容海盗、倭寇横行作乱?永乐王朝必要造大船,扬威海上!

  朱棣在家里召集两个儿子,宁王和解缙、夏原吉等人。请他们畅所欲言,说说下西洋的事,却是碰了一鼻子灰。

郑和下西洋第18集剧情介绍

  朱高炽告诉母亲,自己被下西洋的事情夹在两难之间。而宁王则借解缙上门鉴赏字画时,暗示皇上名为“扬威海上”,实则沽名钓誉。

  生气后的朱棣对郑和讲了这件事,郑和用公道自在人心的信念,坚定了皇上下西洋的决心。

  朱棣不顾一切地要使大明复兴,重振雄风。他发誓决不做温饱即安的井底之蛙,永乐新政就是要从国策的根本入手,奠定一代盛世之基石!

  皇上的决心得到郑和、姚广孝等人的坚定支持。于是,他命朱高炽总领六部九卿,督办造船兼领筹划下西洋所有事务;夏原吉协同户部、兵部、工部,会同南直隶、浙江、广东、福建、山东五地,筹措专款,征集工料、民夫及一切物资。

  永乐开元,举国上下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大造海船的热潮。

  郑和奉命亲临工地,督造航海大船之具体事宜!事后,朱棣多次视察船坞工地,要求工程加快进度,按时交工。并要郑和找到南轩公,共图海上大业。

  吴宣听到下西洋的风声,夜晚拜见汉王朱高煦。表示从今往后,愿做汉王的一杆枪,生死相随。

  几百艘宝船建造完成,下洋的货物也筹划的差不多了,眼下缺的是钦差正使的人选。朱棣征求大臣意见,谁能当此大任?朝上推荐了几个人都被否定了,宁王推荐了吴宣,也被否定了。其实,大臣们反对的要害问题,就在于认为违背了禁海的祖制。